close

line@好友圈 輸入LINE@ID >>@hantec.88 (包含@) LINE 超連結 加入好友



 

今年台股開啟史上最久的萬點行情,但新上市家數至年底最多21家,相較往年不增反減,竟創近3年新低,現金增資案件銳減。券商高層指出,主管機關輕忽證券商功能,承銷業的萎縮,透露出新創企業未獲大眾資金支持、產業轉型與傳承的極大危機。

統計今年IPO(首次公開發行股票)上市股僅18家,預計本月還有3家、合計約21家,創近3年新低,單就「21」這個數字來看,僅與2014年持平,其實已是2007年以來最慘,連續4年新掛牌家數僅勉強突破20數字關卡,與萬馬奔騰的台股,全然背道而馳。

券商高層人士分析,籌資市場金錢流動結構與以往大不相同是原因之一,台灣今年詢價圈購、公開申購件數銳減,但發行債券的洽商銷售卻逆勢攀升,透露企業規模「大者恆大」與企業年齡「老化」現象,因大型公司偏好以公司債、國際債為籌資管道,認為現金增資(SPO)方式籌資成本較高;另一端則是小到不行的新創公司,不全然以IPO作為終極目標,偏好從未上市、創櫃板等平台取得資金或被併購。

造成今年台股熱、IPO冷的結果,券商認為,歸因主管機關對新創產業、中小企業的支持沒有用對地方,「曾幾何時,台股是被譽是中小企業天堂、充滿活力與隱形冠軍的地方」,但隨著中型企業變大企業,小企業卻沒有跟上變成中企業,新創公司更難成為小企業,理應環環相扣,卻未在「創櫃板—興櫃—上櫃—上市」的多層次籌資管道被妥善運用。

承銷業過去被視為券商除經紀、自營外最重要業務,但業者拿出數據指出,萬點台股後,全市場承銷獲利占比遑論3成、根本只剩下1成,在興櫃市場廝殺,造成人人片體鱗傷,無利於券商事小,主管機關是否能從高角度擘畫藍圖,對各形態與不同規模企業的扶持態度,更可見一般,直言:「台股市場被弱化,難怪台商都要去海外掛牌」。

券商大老指出,主管機關忽略證券承銷商在初級市場的熟悉度,具備從陪伴企業成長、輔導上市的用心與能力,卻不斷對已握有金流的銀行持續開放業務、對已經如魚得水的投信業,給予開辦私募與種子基金,但實際上證券商擁有承作資產管理的能力,就如同外資券商一般,「我們有很多優秀且高學歷人才,業務卻被政策綁手綁腳。」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楊惠珊 富貴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